Member-only story

「講故婆」林鄭的故事新編

默泉
5 min readAug 10, 2019

--

攝於屯門

北京一吹哨子,建制人人各就各位,隨劇本要求「載歌載舞」;但他們演技劣拙,心清眼亮的觀眾,真是割櫈喊救命。

林鄭在8月5日三罷當日早上開的記者會,就是這新劇的「序幕」。隱形兩周的林鄭,一掃頹勢,8.5那天按著北京為她「度身訂造」的新角色,粉墨登場。角色要求不算難,不過就是演一個肆意扭曲事實、炮製新故仔的「講故婆」角色。

如何演法?很簡單。在鏡頭前,她鼓其三寸爛舌,將屬於「反送中運動」這個完整narrative裡面的其中一部分,即「包圍警署、衝擊防線、掟磗掟雜物的前線示威者」這部分,切割、抽出、鑲框,經過隆而重之的再包裝、抹去舊有叙事的痕跡,用徹底抽離於原有context方式,把它retell成一個「全新」故仔 :「小撮人正在挑戰國家主權」的故仔。

有點閱歷的人都曉得,「故事新編」不是什麼新花招,然而對不關心政治或追求安穩的市民卻極之有效。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的作者Harari講得沒錯:Human think in stories rather than in facts。人往往依靠「故事」而非「事實」來思考事情,尤其那些只從官方或親建制媒體獲取片面訊息的人。

太遠的不說,1989和2019的「故事新編」,可謂大同小異,用字略有出入,但本質沒變,離不開以下模式:

從「一小撮」、「別有用心的人」、「在製造動亂」、「打、砸、搶、燒」、「極端暴力」、「有外國勢力介入」、「有幕後黑手」、「在挑戰國家主權」等等「故事字詞pool」裡的拼圖字塊中,湊拼出一個推倒大叙事的斷章取義新故事。

2019「故事新編」出現時,周遭環境正好配合(前線示威者日趨激烈、催淚彈處處),加上政府壓倒性的攻勢(不斷開記招recap新故仔),確會令部分人漸漸淡忘本來的大narrative淡忘事情的「始作俑者」是不撤回不搞獨立調查的政府和不作為不公正執法的警方,於不知不覺間相信了「挑戰主權」的故事。這些「忘本」的人當中,還可能有參與過反送中和平遊行的溫和人士。當陸續多「和理非」決定離隊,傘運時出現過的民意逆轉很快就會重臨……

你或許會反駁:香港資訊流通,林鄭等人演技又差,怎可能如此輕易spin倒民意?但請不要忘記德國納粹黨宣傳部長戈培爾(Joseph Goebbels)講過的話:「如果撒謊,就撒彌天大謊,因為彌天大謊往往具有某種可信的力量。而且民眾在大謊和小謊之間更容易成為前者俘虜,因為他們自己常在小事上說小謊,不好意思編造大謊。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編造大的謊言,因而認為別人也不可能厚顏無恥地歪曲事實。」

林鄭努力切割大narrative和包裝新故仔,就是為了炮製「彌天大謊」:把這場港人致力爭取民主自由及捍衛一國兩制的公民運動,謊稱它「已經變質」,變成了一場推翻中共政權的「顏色革命」。

--

--

默泉
默泉

Written by 默泉

香港寫作人。嗜書如命,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「毫末書社」,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。著有《吃一碗玉米飯,再上路》、《浮生誌》、《因自由之名》(合著)、《廢墟筆記》等。

Responses 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