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炸魚薯條據說是英國的國食。在英數月,我只吃過一兩次炸魚薯條,好吃與否很視乎店家水準。不過最近想起炸魚薯條,卻是因為覺得英國人的「氣質」跟這道菜頗為相似:不太注重細節變化,粗放豪邁,以巨大遼闊取勝。
我是走在自然公園(nature park)時,突然發現炸魚薯條和上述英式「氣質」的關係。英國不同地區都有由市政府管理的自然公園。它們通常位於寧靜住宅區,方便街坊散步蹓狗。這些自然公園都很樸素,通常就是一些林中小徑加一片大草地,還有上面飛舞著的蚊螆。上次寫邱吉爾莊園時曾提及英國草地予人的遼闊感。自然公園的草地也是如此,遼闊感刺激著眼球,令人思維躍動;然而草地始終是由大片的重複所構成,實在沒有什麼細節可供欣賞,當去過幾個自然公園,發現每次都是大草地,不免感到單調乏味。
然而公園裡的英國人似乎不覺得悶。他們總是愜意地帶著狗兒散步玩耍。或許在他們眼中,簡單質樸的大片草地,在陰晴雨雪下呈現著不同面貌,已是極精彩的自然,還奢求什麼?
英國人對草地的愛,令我想到六個字:重大氣,輕細節。每次走在草地上,便覺得它很像英國人性格的「縮影」。從大處著眼、不滯於細節。大氣的處事作風,曾令英國人威風地建立起日不落帝國,然而,當大氣落在日常生活裡,有時會變得災難性,本來的不滯於細節變成了粗枝大葉。
英國人不注重食物味道和細節已是人所共知,但他們自己不覺得這是問題。事實上,若只是飲食不夠精細,我也覺得沒大問題(或許是我們太過重視飲食),但若大部分的美感經驗和生活細節皆不重視,會有什麼後果?且讓我由在大型商場找廁所不果的經驗談起。
我試過不下三、四次,走進英國的大型商場想找洗手間,卻沒法在標示有toilet的地方找到toilet。自問是看地圖高手,所以起初沒有為意,以為只是剛巧地圖標得不好,或洗手間封閉了。某日,在Bristol大商場又遇到同樣情況,繞了一大圈才找到,心有不甘的我嘗試找出原因,最終發現:商場地圖沒出錯,我找不到洗手間,是因為洗手間門口的「toilet」字牌剛好位於顧客的「盲點」位置,被其他商店招牌或popup store擋住了,所以就算我只距廁所十步,都會以為它不存在……
找不到廁所是小事,但當好幾間商場都因盲點令洗手間「消失」,就是一個「制度性」問題。我無法理解,為何英國人的空間設計感如此差勁?在香港我從未試過找不到商場廁所,因沿途都有清晰指示,而且「toilet」字牌通常向外伸出,很易看見。原來在香港take it for granted的小事,在別的國度並不是理所當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