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在香港,外出吃飯經常受氣,尤其是「一支公」。
這天忙完學校雜務,中午時份路過屯門某商場,見到號稱米芝蓮必比登推介食肆的「靠 X 住」尚有好些空枱,便打算吃頓舒適午餐。
進店後,女侍應卻領著我穿過那些空枱,直接去到店的最盡頭、一位大漢跟前。原來她要我和大漢「搭枱」。
我不明白,香港的餐廳為何經常視客人(尤其單身客)為「積木」;將它們一嚿嚿地砌和疊,務求滴水不漏毫無空位留低?
經過一番唇舌,我fight到一張空枱,算是成功爭取。
心想有安樂茶飯吃了。甫坐下,女侍應塞給我一壺茶。以為是免費的沒在意,吃到中途看menu才知道:茶錢盛惠三元。
三元,是區區小數,但我心有不甘。按常理若是收費項目,食店通常會先問你:「要唔要茶?」這是很基本很常情的做法。此店卻不聲不響將茶塞給客人。真是既無禮又陰濕小家。為了每枱多賺三個三(連加一),這樣做值得嗎?
最後,我成功爭取減去三個三茶錢,但雅興已全失。
說起來,「逼飲茶」是比較新奇的賺錢招數,「砌積木」則十分常見。數年前,我便在著名茶記「蘭 X 園」(尖沙咀分店)被侍應「勒令」砌積木。當時店內雖然人多但並非沒空枱。我見那圓枱面積細如納米樓,坐下的話,幾乎要和對面的人頭碰頭了,於是據理力爭;可惜換回的是臭臉和惡言惡語。無法成功爭取,最後怒得拂袖而去,發誓從此不踏入此店半步。
其實我並非不體諒人的霸氣食客。遇著沒空枱而侍應禮貌地要求拼桌時,我絕不會難為對方。畢竟香港租金極昂,小店靠的就是高峰期多做幾張單。但有空枱還逼迫單身客做俄羅斯方塊,填空隙,未免太過吧?況且以上提到的兩間食肆都不算「小店」了,不但金榜有名,「靠記」還收取十個巴仙服務費。
加一服務,換來眼巴巴看著四周空枱及自己對著別人天靈蓋吃飯之「服務」,這是飲食天堂的待客之道嗎?
食店服務態度變差,或有人歸咎是「土地問題」。但我覺得有更深層因由:這城市,已跟溫文爾雅距離日遠。
政治不安、樓價物價高企、官員政客謊話廢話連連,令整個城市越來越浮躁。人像忟薑般繃緊著臉,如何溫文得起來? 講少句粗口都已經求神拜佛。
爾雅,是需要本錢的, 而我們越來越欠這本錢。
大制度日見墮落,連爾雅的日常也被不斷蠶食,唔想咁樣,可以點樣?我真的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