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他畢竟不是蔡元培

默泉
5 min readNov 16, 2019

--

中大校長段崇智周五(11.15)發出的公開信,措辭強硬。信裡提到,過去數天場面極度混亂,發生很多違法事件,從周三起,大學出入口更被示威者佔據,車輛無法進入,所有進出者須向蒙面示威者展示身份證明及接受隨身物品搜查,「these totally unacceptable acts indicate that our University has now been taken over by masked outsiders(校園已遭受包括外來人士的蒙面示威者佔領,情況完全失控及不可接受)」、「 I strongly request that all outsiders leave our University campus immediately(我在此要求所有外來人士即時離開中大)」。

這跟周二晚走到二號橋前線、試圖協調雙方的段校長,可謂判若兩人。是容忍力已到極限?是受到政府方面壓力?還是校長本來就是「藍絲」?

立場直播cap圖

坊間對公開信的評價,趨於兩極。有人認為這是跟示威者「割席」,有人罵他沒譴責警暴。但也有同情校長者認為,他至少比其他幾位大學校長做得多、走得前。我比較傾向後一種看法。

段崇智畢竟不是蔡元培。我們習慣視蔡元培為「好校長」典範,但請不要忘記,當上校長前,蔡是革命義士(參與過炸彈暗殺團),當上校長後,則一力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和關心國事。當學生有難,在情在理他都要全力營救。何況蔡元培本來就是個大義凜然、一身風骨的人。

但段崇智不是革命者,也不一定有強烈道德情操。(有哪間大學選校長時會列出這些要求?)他長年在美國做醫學研究,多見論文、少見暴政。他有他的限制。回看十月時,吳傲雪同學公開向校長求救,他在閉門會議以真誠打動學生,得到「段爸」稱謂,之後發表公開信,表示「會去信行政長官」,要林鄭「考慮針對現時大學已掌握初步資料的約20宗個案,在現有機制以外作出嚴正跟進」,所promise的已遠超其他校長。之後梁振英及《人民日報》輪番狠批他,更顯段氏公開信之「過界」。

相比起十月那封信,本周五這封立場保守得多,對警方用過千枚催淚彈和橡膠子彈「強攻」大學,完全不置一詞。這是否代表校長已改變初衷、不再同情和支援學生?

我最初也抱此疑惑。但昨晚見到新亞宿舍強制關閉、講師呼籲同學立即離開等消息後,忽地覺得公開信是有「用意」的。

--

--

默泉
默泉

Written by 默泉

香港寫作人。嗜書如命,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「毫末書社」,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。著有《吃一碗玉米飯,再上路》、《浮生誌》、《因自由之名》(合著)、《廢墟筆記》等。

Responses (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