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他是「制度吹哨人」才對

默泉
4 min readFeb 7, 2020

--

武漢的李文亮醫生,最終不敵新型冠狀病毒,離開了暗黑無道的世界。他的死,令本來還勉強被壓下去的中國輿情,一下子如火山岩漿般大噴發。網民怒吼,要政府立即還那八名最先抖出疫情的醫生一個公道,撤回他們的罪名、公開向民眾道歉,還有最爆炸性的要求是:要言論自由!

據「端媒體」報道,2月7日凌晨幾個小時裡,「#我要言論自由#」這微博話題,合共有二百多萬閱讀次數,九千幾則討論。

這隱隱有著「革命前夜」的沸騰勢頭。

但李文亮其實談不上是疫情的「吹哨人」。12月30日下午,他在大學同學群組發布「確診7例SARS」,曾說「大家不要外傳」,可見他並沒有「向大眾吹哨」的打算,只是想提醒其他醫生同學要小心。他死前接受《北京青年報》訪問時也特別強調,網上他說話的截圖「存在斷章取義」。然而,他最後的含屈而死,卻使他成了「制度的吹哨人」。

因為,很多很多本來睡著或裝作睡著的大陸人,終於醒了、怒了。

他們終於醒覺,他們面對的是人禍。這場新型疫症之所以一發不可收拾,令武漢黃岡等城市的人被圍封起來集體「等死」,全因專制的政權起初拼命操控言論,禁絕任何人散播「華南海鮮市場爆疫情」消息,令民眾毫無防備意識,最終瘟疫極速擴散。如果,如果,如果這國度有言論自由,一切都會不一樣。李文亮等人不會被指「造謠」,不用簽什麼訓誡書也不會判罪,傳媒記者積極跟進揭露情況,大家早早戴口罩防避⋯⋯於是人禍可免掉,只剩下天災的部分,易辦得多。

換句話,李的突然去世,讓很多人終於醒覺「問題係個制度」。原來,自由民主不單是一種政治取態,有時更可保命。

比起吹哨指出疫情,吹哨點出專制之不可取,是更強的震撼彈。中共很快感受到網民一觸即發的躁動,立即開水喉救火。7日下午,國家監察委員會表示會赴武漢調查(真是神經病。他又不是被謀殺,「調查」什麼?)。同時國家宣傳機器也全面開動,把李框限於「揭露疫情的吹哨人」這個身份,大加頌揚,轉移公眾對言論自由、國家制度的激烈討論。

央視熱評這樣寫道:「李文亮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纱的医者。他凭借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,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及时向外界发出了防护预警,被誉为疫情“吹哨人”⋯⋯李文亮生前曾经经历的某些遭遇,正反映出我们在疫情防控和应对中的短板和不足。」。

--

--

默泉
默泉

Written by 默泉

香港寫作人。嗜書如命,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「毫末書社」,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。著有《吃一碗玉米飯,再上路》、《浮生誌》、《因自由之名》(合著)、《廢墟筆記》等。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