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區議會選舉周四(10.24)進行抽籤及簡介會(後者中途被腰斬)。之前最令泛民主派陣營擔心的「DQ問題」竟然尚未發生,連高危的朱凱廸岑敖暉,都在最後關頭獲確認選舉資格,這不得不歸功於衝衝子和美國勢力的雙重效應。現時只剩黃之鋒還「妾身未明」,至今仍未獲「DQ主任」確認,不知能否「入閘」。
本來,由政治中立的A.O.公務員充當「政治篩選」主任,已是荒天下之大謬,但在香港,荒謬事總是陸續有來:周四(10.24)選舉管理委員會突然宣布,負責確認黃之鋒資格的「DQ主任」(南區民政事務專員馬周佩芬)因病休假,改由油尖旺專員蔡亮頂上。蔡主任周六向黃提出「自決理念是否包含港獨選項」等問題,黃隨即作書面回應,但蔡至今未有決定。
第一代「DQ主任」馬女士,是否因為不願當「政治打手」而「被生病」呢?我們不得而知。但「DQ主任被DQ」以及事情拖延到這個地步(現時「海怡西」各參選人仍未進行抽籤),或許有另一可能性,就是京港兩邊未達共識:北京當局極力想阻止黃之鋒「入閘」,港府卻有人不敢狠下殺著。
中共的心思,看左報就一目了然。《大公報》今天(星期日)頭版大罵黃之鋒,大題是:黃之鋒「獨」證如山 應DQ。
黃作為美國「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」的始作俑者,經常「勾結外國勢力」,十足十「漢奸」。基於面子,北京對他恨之入骨、要DQ他,絕不為奇。然而港府卻是左右為難。
任何具正常智慧的港官應該都很清楚,黃一旦被DQ,必導致雪崩式效應:
除了香港的逆權運動被燃起新火頭,示威者有更強更新理據上街,使得政府收拾殘局無期之外,更嚴重的還是黃的國際影響力。黃之鋒是美國人心中的iconic民主鬥士、聽證會諮詢對象,若他被DQ,必登上國際報刊頭條,令香港問題再成萬眾焦點;加上近來美企「向北京叩頭」風波正烈,或會促使參議院立即通過「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」。
本來法案過了參眾兩院,還需總統簽署才生效,但黃之鋒若「出事」,極可能令一百人的參議院以大比數或全數通過法案(之前眾議院就是一致通過法案)。假若如此,連總統簽署也可免了,法案將直接生效(據美國法例,兩院若皆有三分二之上議員通過法案總統就無權否決)。而一旦「人權及民主法」生效,香港的「獨立關稅地位」隨時可被美方DQ。香港就像被美方掐著了脖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