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8.18,蛻變之日

默泉
6 min readAug 19, 2019

--

8月18日民陣的「煞停警黑亂港 落實五大訴求」維園流水式集會,將會被記入史冊,因為這一天,香港人真正學懂了「遊行的藝術」:

只要有數以百萬計的人,由午至晚,華麗有序地「進入」和「離開」一場流水式集會,則「遊行」這件事自然水到渠成,因為它已變成「集會」的前奏和結尾,變成「集會」的不可分割部分;當「遊行」和「集會」兩者merge together、二而為一時,就算警方一早說了「只可集會,不批准遊行乜乜乜」,在場者都可以毫不犯法、光明正大地佔用馬路(鬼叫條行人路太窄咩),浩浩蕩蕩向維園「走去」(進場),或向本來的遊行終點「散去」(離場)。

16:30,由炮台山站出發,向維園進發。

8.18這一天,我們算是徹底醒覺了、蛻變了。只要夠齊心,夠多人,齊上齊落,我們何必再care警方發不發出勞什子的「不反對通知書」?

發也遊行,不發也遊行。遊行與集會自由,本來就是全世界人類的基本權利。面對傀儡林鄭政權、無法無天濫捕濫暴的警隊,和不斷抹黑運動欲以武力壓境作恐嚇的中共,我們走上街頭發聲,絕對是「天公地義」。而且,古老過化石的《公安條例》要求有「不反對通知書」才可遊行集會,本身就是一樁笑話、一件醜聞!在人民掌權的國度,如此條例,早就給丟進垃圾桶了,我們等到今時今日才以一雙腳向沒有認受性的執政者表達心中憤慨,已是太善良了。

8.18這一天,我們還看清了自己的力量。以後,當警方瘋狂到一個地步,對任何「遊行」、「集會」申請皆一概不予批准時(而這個可能性絕對不低),我們腦海裡將會馬上浮現8.18記憶:炮台山、天后、銅鑼灣、灣仔、金鐘等行車線塞滿和平遊行人群,一股浩然正義威猛剛勇的「氣場」把我們包圍,這股「氣場」,強得足以阻擋那人人聞之變色的港警終極武器:水 . 炮 . 車

8.18這一天,我們對「水炮車恐懼症」產生了「免疫力」。

這樣說好像太抬高自己?但正義一方,就是有股威勢。昨天在遊行途中,我和朋友在whatsapp交換了兩句廢笑話:「咁多人,塞爆港島,水炮車都駛唔入啦!」「係囉,炮乜鬼,蚊都入唔到!」笑話雖廢,但有理。塞爆港島的和理非大遊行,代表香港人的勇氣和決心,同時也像個「display window」,向外國展示民心所向、民意所在。民心既然在我,民意既沒轉向,那麼在億萬對「外國勢力」眼睛注視下,對家的水炮車,自然出師無名,只能束之床底。

--

--

默泉
默泉

Written by 默泉

香港寫作人。嗜書如命,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「毫末書社」,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。著有《吃一碗玉米飯,再上路》、《浮生誌》、《因自由之名》(合著)、《廢墟筆記》等。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