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謊地獄,與奧威爾的左

默泉
Sep 1, 2023

在小說《1984》的大洋國裡,「真理部」每天以工廠流水作業方式,不斷改寫書籍與報刊內容,人們長期被政府監視,互相檢舉成了生存法則。毫無懸念,這個dystopia故事所批判的是極權國家藉著操控歷史和高壓統治,全面掌控人民的思想言行,然而,作者奧威爾到底是在影射哪個國家?

《1984》出版幾年後,波蘭異見作家Czeslaw Milosz(1911–2004)在其描述共產政權如何扭曲人性的名作《The Captive Mind》(1953)裡分享了一個小秘密 ── 那些有機會讀《1984》這本「禁書」的東歐共黨高層,皆詑異於一個英國作家寫的小說,竟能把蘇聯與東歐共產政權描述得如此準繩和鞭辟入裡:「奧威爾對他們所熟知的細節有著驚人洞察力,這令他們著迷……一個來自西方、從未踏足過蘇聯的作家,竟能參透極權國家機器的運作方式,令作為機器一部分的他們感到驚愕萬分。」上世紀活在共產國家的知識分子,讀完《1984》後幾乎都會直觀地認定:小說是在影射蘇聯。

兩分鐘仇恨時間、無處不在的監視屏幕、熱衷於檢舉大人罪行的小孩、隨政治形勢而改寫的歷史……《1984》的確像一齣蘇聯紀實電影,具體而微地展示共產主義極權國度裡人們的孤絕與恐懼,而且當中不少情節是在影射史太林(從歷史記載中消失掉的政治人物、突然轉換國際盟友的情節等)。不過,對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讀者,《1984》卻很容易讓他們聯想到英國。首先故事所設定的時代,是「天下三分」的超級大國時代。大洋國,就是美國加大英帝國殖民地組成的跨海巨國,男主角居住的城市,則有著明顯的倫敦影子。還有那專責改寫歷史的真理部(Ministry of Truth),其「創作藍本」也非真實世界極權國度的審查部,而是英國政府的訊息部(Ministry of Information,簡稱MOI)。

二次大戰時,MOI是負責審查英國媒體言論和進行政治宣傳的政府部門,二戰期間在BBC工作的奧威爾,曾親身領教MOI的強橫審查力,其後出版《動物農莊》時又被MOI暗中攔阻導致幾乎胎死腹中;這些都成了他創作《1984》的靈感。再加上書中Big Brother的政黨名稱Ingsoc被解讀成「English Socialism」,所以早期曾有美國論者認定《1984》的故事場景是英國,針對的是二戰後執政的英國工黨和社會主義。

其實創作就是天馬行空、左拼右搭,說它影射什麼都總能找到理據,讀小說的人本不該執著於這些支節,掌握到作者總的意圖才是正道;但奇怪的解讀實在太多,最後連奧威爾本人也不得不澄清:這書不是在攻擊社會主義(奧威爾本人是社會主義者),也不是在攻擊英國工黨(奧威爾當時是工黨支持者),而是展示「計劃經濟(centralized economy)很可能走上的歪路,且這歪路已由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走了一部分」。所以重點不在於有否影射蘇聯或背景是否設在英國,而是要讀者小心提防極權主義。

《1984》創作於1946至1948年,當時不少左翼分子忽視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之重要,奧威爾擔心這會令極權主義席捲英國和歐洲,因此以一篇諷刺小說提出警告 ── 這就是作者的創作初心。不過令一本小說不朽的未必是其初心。這個satire之所以不朽,我認為是因為它所指涉的議題,足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。

《1984》最初的書名是《The Last Man in Europe》。意思是男主角Winston乃最後一個敢於挑戰Big…

--

--

默泉

香港寫作人。嗜書如命,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「毫末書社」,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。著有《吃一碗玉米飯,再上路》、《浮生誌》、《因自由之名》(合著)、《廢墟筆記》等。